名 ?稱?: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索???引??號?:11120113569347543T/2022-00006 發?布?機?構?: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文?字?號?: 〔北辰政辦發〔2022〕3號 〕 主 ?題?:工業
成?文?日?期?:2022-04-06 10:55發?文?日?期?:2022-04-06 10:55
廢?止?依?據?:
天津市北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委、辦、局,區直各單位:
《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方案(2021-2025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
?
?????????????????????????????????2022年4月6日
????(此件主動公開)
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方案
(2021-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指示要求,扎實推進全市“制造業立市”戰略實施,按照北辰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區委十二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圍繞區政府“二、六、十”工作任務,實施制造業強區“五、四、五”高質量倍增行動,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新征程,制定具體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30億元;高技術產業(制造業)產值100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400家,“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4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比重1.2%。
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到700億元;高技術產業(制造業)產值達到200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800家,“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達到8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4%,五項指標均在2020年基數上實現倍增。(見表1)
表1 北辰區制造業強區五項指標倍增體系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實際 | 2025年 目標 | 年均增速 (增加數量) |
1 |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 | 億元 | 330 | 700 | 16% |
2 | 高技術(制造業)產值 | 億元 | 100 | 200 | 15% |
3 | “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數量 | 家 | 40 | 80 | 40 |
4 |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 家 | 400 | 800 | 400 |
5 | R&D經費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 | % | 1.2 | 2.4 | 1.2 |
二、主要任務
2020年,全區在鏈規模以上企業312家,實現產值1006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93%,占全市在鏈規模以上企業產值比重9%。到2025年,在鏈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00家,產值達到1740億元,年均增速11%以上,占全市在鏈規模以上企業產值比重達到15%。高端裝備產業高地和京津冀智能制造強區優勢進一步凸顯,初步完成“制造大區”向“智造強區”轉型,建成北方先進制造產業轉型升級先行區。
重點圍繞全市12條產業鏈,打造我區“3+4+2”先進制造產業鏈發展體系。即:做大高端裝備制造、中醫藥、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等3條優勢產業鏈;做強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4條新興產業鏈;做優現代輕工、綠色石化等2條傳統產業鏈。到2025年,推動高端裝備制造、中醫藥、新能源、信息技術應用創新4條產業鏈實現“鏈上倍增”。(見表2)
(一)做大優勢產業鏈
高端裝備制造。以天鍛壓力機、中重科技、長榮印刷、精雕數控等重點企業為龍頭,以智能專用裝備和工業母機為發展方向,推進北辰裝備制造業向自動化、信息化、互聯化和智能化以及智能制造系統集成發展。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在鏈企業50家,產值8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32家,完成產值57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80家,產值達到180億元,年均增速17%,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53家,完成產值150億元。
中醫藥。圍繞天士力、六中藥等龍頭企業,建設天士力集團創新中藥關鍵技術產業示范基地、中新藥業滴丸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以北辰京津醫藥谷為載體,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醫藥產業聚集區。2020年中醫藥產業鏈在鏈企業4家,產值50億元,全部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20家,產值達到110億元,年均增速17%。
汽車與新能源汽車。以高丘六和、愛德克斯、豐鐵、本特勒等重點企業為支撐,著力發展核心零部件產品,提升高附加價值的傳動系統產品,提高產業鏈產值在全市比重。2020年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鏈企業30家,產值8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1家,完成產值6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50家,產值達到120億元,年均增速8%,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5家,完成產值20億元。
(二)做強新興產業鏈
新能源。以愛旭科技、采埃孚、弗蘭德、華電重工等核心企業為引領,提高光伏發電系統、風電機組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能力,加快氫能產業布局,做優做強綠色新能源裝備產業主題園區。2020年新能源產業鏈在鏈企業16家,產值15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10家,完成產值134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40家,產值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速15%,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25家,完成產值260億元。
新材料。以江銅華北、銀龍預應力、北達線纜、耀皮玻璃、眾晶半導體等重點企業為支撐,推動銅金屬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發制造上水平。2020年新材料產業鏈在鏈企業100家,產值30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40家,完成產值58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140家,產值達到420億元,年均增速7%,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47家,完成產值85億元。
生物醫藥。以中央制藥、百特醫療、中逸安科、華科泰等重點企業為支撐,以化學藥、醫療器械、新型疫苗和試劑為發展方向,強化上游研發、下游衍生產品和服務等相關行業,完善智能化、高端化醫療器械,打造生物醫藥制造研發基地。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鏈在鏈企業12家,產值16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9家,完成產值14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20家,產值達到30億元,年均增速13%,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15家,完成產值25億元。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依托朝亞和江天大數據云端存儲中心項目、中興5G基地、芯瑞達Mini LED新型顯示器件產業基地、三清互聯云計算項目等載體,補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環節。2020年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鏈在鏈企業10家,營業收入40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20家,營業收入達到80億元,年均增速15%,工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3家,完成產值20億元。
(三)做優傳統產業鏈
輕工。以雅迪、樂金電子等企業為龍頭,圍繞高端電動助力車、智能家電等發展方向,建設高端電動助力車、高端電子消費產品制造基地,打造現代高端輕工產業鏈。2020年現代輕工產業鏈在鏈企業50家,產值20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2家,完成產值2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80家,產值達到350億元,年均增速12%,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5家,完成產值10億元。
綠色石化。以天辰綠能、久日新材、偉星管業、萬達輪胎等核心企業為支撐,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瞄準節能環保發展方向,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進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2020年綠色石化產業鏈在鏈企業50家,產值9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13家,完成產值10億元,到2025年,在鏈企業達到70家,完成產值150億元,年均增速11%,其中戰略性新興企業達到15家,完成產值20億元。
表2 北辰區制造業強區四條產業鏈指標倍增體系
序號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實際 | 2025年 ??目標 | 年均增速 |
1 | 高端裝備產業鏈 | 億元 | 80 | 180 | 17% |
2 | 中醫藥產業鏈 | 億元 | 50 | 110 | 17% |
3 | 新能源產業鏈 | 億元 | 150 | 300 | 15% |
4 |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鏈 | 億元 | 40 | 80 | 15% |
三、工作措施
圍繞五項指標和四條產業鏈倍增體系,實施以下五大工程十二項舉措:
(一)實施新動能引育工程
1.深入推進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瞄準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精準承接北京高技術高水平制造業企業,加快推進延鏈補鏈強鏈,著力引進帶動作用強、科技含量高的龍頭項目以及產業鏈關鍵環節和核心配套企業。
2.深入推進招商和服務工作。發揮產業鏈協同招商工作機制作用,加強專業招商團隊與專業中介機構和行業龍頭企業的對接合作,采取精準招商、主題招商、產業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著力引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科技含量高的高端項目。
3.深入推進重大項目落地達效。統籌招商與服務體系,提高項目服務質量,加快推進一批產業鏈重點項目迅速落地、抓緊開工、加快建設、早日見效,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工業示范產業園區,建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責任單位:發改委、網信辦、合交辦、工信局、科技局、商務局、各鎮、開發區)
(二)實施科技創新賦能工程
4.打造高質量產業發展體系。發揮河工大北辰智能裝備研究院等區內院所以及企業技術中心優勢,加速形成“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新模式,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國家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00家,打造“科研平臺+產業基金+孵化器+創業培訓+產業化”的全鏈條發展體系。
5.提升智能化產業發展水平。推動智能制造賦能轉型升級,推進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聯合智能制造促進中心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打造數字化重點平臺和標桿企業,培育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集成商,爭創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區。(責任單位:科技局、工信局、金融局、人力社保局、開發區)
(三)實施產業載體提升工程
6.提升產業園區載體能級。以“一區四園”為依托,堅持“鏈園融合”創新模式,以國家級北辰產城融合示范區、綠色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區、北辰京津醫藥谷等園區為引領,提升開發區和各鎮保留工業園發展能級,建設一批有靈魂有特色的主題園區。
7.優化項目用地資源配置。加快推進盤活低效用地,實現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不符合產業規劃的低效企業轉型、退出。引入產業項目準入機制,推廣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分割出讓等多種供地方式,提高土地畝均產出貢獻率。探索“畝均論英雄”理念做法,堅持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促進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潛力企業提檔升級,倒逼低效企業轉型退出。
8.高標準謀劃落實“雙碳”工作。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健全完善“雙碳”體制機制,制定“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著力降低單位產出能耗和碳排放,創建一批國家級綠色工廠。(責任單位:發改委、工信局、市規劃資源局北辰分局、環境生態局、各鎮、開發區)
(四)實施產業基礎保障工程
9.開展產業基金支撐行動。發揮金融支持“穩鏈、補鏈、強鏈”作用,優化對產業鏈核心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的融資和結算服務,有序發展信用融資和動產質押融資業務。設立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高端裝備和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基金,通過金融科技、融資增信、直接融資、保險保障、融資租賃等領域工具,營造產業鏈壯大發展的金融生態環境。
10.開展人才強鏈保障行動。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強與各類高校無縫銜接,圍繞企業發展需求,“訂單式”培養產業急需和適用人才,助力企業不斷做精做大做強,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人才配套,充分利用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產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和區內大專院校集聚優勢,積極幫助鏈上企業對接產業人才和科技研發服務配套。發揮智能制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作用,吸引產業鏈關鍵人才資源,打造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人才創新創業園。(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金融局、發改委、合作交流辦、工信局、科技局、商務局、人力社保局、開發區)
(五)實施產業生態優化工程
11.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圍繞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針對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創新鏈等方面存在問題,加大政務服務和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用足新動能和智能制造扶持政策,推進產業鏈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12.實施企業培育行動。加快培育小微企業,建立成長型小微企業重點培育庫,鼓勵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檔升級。加快培育具有更高科技水平的科技創新主體,大力推動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培育力度,著力打造“雛鷹-瞪羚-領軍”高成長企業接續發展梯隊。大力培育龍頭領軍企業,引導發展質量高、綜合實力好的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產業鏈正向發展”模式。(責任單位:發改委、政務服務辦、工信局、科技局、各鎮、開發區)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推動。建立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成立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負責同志擔任組長和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各鎮、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工信局,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推動例會,統籌實施行動計劃,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二)明確工作職責。結合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指標體系和產業鏈發展目標,各有關部門、各鎮、開發區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明確任務目標,分解責任清單,結合產業發展實際,研究制定工作計劃,配齊配強工作專班,為打好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三)建立激勵機制。圍繞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重點工作任務分解,建立健全獎勵激勵機制,推動產業鏈橫向落實,確保發展指標縱向推進,各產業鏈牽頭部門和各鎮、開發區從政策支持、服務配套、載體空間等方面,主動作為、上下聯動、協同作戰,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
附件:1.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指標分解表
??????2.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產業載體建設分解表
??????3.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產業鏈工作分工表
附件1
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指標分解表 | |||||||||
序號 | 屬地 | 2020年規上戰新企業產值 ?????(億元) | 2025年規上戰新企業產值 ?????(億元) | 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家) | 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家) | 2020年高技術產業產值 (億元) | 2025年高技術產業產值 (億元) | 2020年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數量 | 2025年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數量 |
全區合計 | 330 | 700 | 400 | 800 | 100 | 200 | 40 | 80 | |
1 | 開發區 | 273 | 417 | 160 | 420 | 91 | 181 | 25 | 48 |
2 | 雙街鎮 | 15 | 22 | 35 | 50 | 0 | 1 | 4 | 8 |
3 | 小淀鎮 | 14 | 20 | 35 | 50 | 0.5 | 1 | 1 | 2 |
4 | 北倉鎮 | 7 | 10 | 25 | 40 | 4 | 8 | 1 | 2 |
5 | 雙口鎮 | 6 | 9 | 25 | 35 | 0 | 1 | 0 | 1 |
6 | 天穆鎮 | 6 | 9 | 10 | 10 | 4 | 6 | 1 | 2 |
7 | 西堤頭鎮 | 4.3 | 6 | 15 | 35 | 0.2 | 0.5 | 4 | 8 |
8 | 宜興埠鎮 | 4 | 6 | 45 | 70 | 0.3 | 0.5 | 2 | 4 |
9 | 大張莊鎮 | 0.4 | 200 | 30 | 60 | 0 | 0 | 2 | 4 |
10 | 青光鎮 | 0.3 | 1 | 20 | 30 | 0 | 1 | 0 | 1 |
注:大張莊鎮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產值增長支撐因素為江銅華北拉動。 |
附件2
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產業載體建設分解表 | |||||||||
序號 | 管理 歸屬 | 工業園區名稱 | 級別 | 占地面積 | 規上企業 | 主導產業 | 代表性 | 2020年 | 2025年產值 |
(公頃) | (個) | (億元) | 億元 | ||||||
合計 | 7484 | 366 | 890 | 1419 | |||||
1 | 開發區 | 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國家級 | 248 | 21 | 高端裝備制造 | 弗蘭德、長榮印刷、萊寶真空 | 100 | 150 |
2 | 濱海高新區北辰科技園 | 市級 | 1618 | 40 |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 | 天士力、樂金電子、中重科技 | 202 | 260 | |
3 |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 | 市級 | 1547 | 42 | 高端裝備制造 | 歐梯克、SMC、精雕數控 | 100 | 150 | |
4 | 醫藥醫療器械工業園 | 市級 | 866 | 24 | 醫藥醫療器械 | 六中藥、環球印務 | 82 | 300 | |
5 | 陸路港物流裝備產業園 | 市級 | 985 | 3 | 裝備制造及物流 | 建科機械、禹紅防水 | 7 | 15 | |
6 | 濱海高新區科技園環東片區 | 區級 | 319 | 49 | 裝備制造 | 中車、采埃孚、沃德傳動 | 214 | 300 | |
7 | 西堤 頭鎮 | 西堤頭工業區北區 | 區級 | 604 | 24 | 輕工塑料、金屬制品 | 九為實業、佳世通、百利展發 | 16 | 20 |
8 | 西堤頭工業區南區 | 區以下 | 78 | 3 | 冶金深加工、汽車配件 | 東達偉業 | 7 | 9 | |
9 | 大張莊鎮 | 萬發工業區 | 區級 | 130 | 2 | 新型建材、電子 | 偉星管業、小貓線纜 | 9 | 20 |
10 | 意達工業區 | 區級 | 118 | 3 | 汽車零件、冶金 | 漢拿汽車零部件 | 3 | 8 | |
11 | 小淀鎮 | 溫家房子村工業區 | 區級 | 63 | 9 | 機械制造、電子電氣 | 東宇東庵、愛徠克科技 | 3 | 5 |
12 | 宜興埠鎮 | 宜興埠鎮工業區 | 區級 | 313 | 46 | 機械裝備、汽車零部件、電線電纜 | 萬達、高丘六和、金山線纜 | 62 | 80 |
13 | 北倉鎮 | 屈店工業園 | 區以下 | 75 | 3 | 汽車配件、機加工 | 晨虹科技、聯吉金屬 | 1 | 2 |
14 | 京寶工業區 | 區級 | 78 | 6 | 涂料、自行車配件 | 津海涂料、美爾雅 | 7 | 8 | |
15 | 鴻倉產業園 | 區以下 | 136 | 1 | 裝備制造 | 歐立德裝備 ? | 1 | 10 | |
16 | 雙街鎮 | 雙街工業區 | 區級 | 7 | 2 | 門窗制造 | 威盾門窗 | 8 | 8 |
40 | 14 | 機械裝備 | 隆電電氣、佰盟科技 | ||||||
17 | 雙源工業區 | 區級 | 67 | 8 | 冶金制品、機械裝備 | 銀龍股份、安特制動 | 15 | 17 | |
18 | 漢溝工業區 | 區以下 | 40 | 3 | 線纜制造 | 北達線纜、瑞霖重科 | 9 | 10 | |
19 | 雙口鎮 | 雙口鎮工業區 | 市級 | 33 | 42 | 醫藥物流、機械裝備 | 永大電梯、九州通、三棵樹 | 30 | 32 |
20 | 青光鎮 | 青光工業區 | 區級 | 120 | 21 | 電動車、家具制造 | 比德文科技、東升實木家具 | 14 | 15 |
?
?
?
?
?
?
?
?
附件3
北辰區制造業強區高質量倍增行動產業鏈工作分工表 | |||||||||||||
序號 | 產業鏈 | 鏈長 | 發展 重點 | 副鏈長 責任單位 | 產業鏈龍頭企業 | 2020年戰新產值 | 2025年戰新產值 | 2020年戰新企業數量 | 2025年戰新企業數量 | 2020年產值 (億元) | 2025年產值(億元) | 2020年企業數量 | 2025年企業數量 |
合計目標 | 330 | 700 | 111 | 180 | 1006 | 1740 | 312 | 500 | |||||
1 | 高端裝備產業鏈 | 張炳柱 ? | 成套裝備制造 | 工信局 | 天鍛、中重、精雕 | 57 | 150 | 32 | 55 | 80 | 180 | 50 | 80 |
2 | 生物醫藥產業鏈 | 生物醫藥 | 開發區 | 中央藥業、中逸安科 ???????????? | 14 | 25 | 9 | 15 | 16 | 30 | 12 | 20 | |
3 | 中醫藥產業鏈 | 中醫藥 | 天士力、六中藥 | 50 | 110 | 4 | 10 | 50 | 110 | 4 | 20 | ||
4 | 新能源產業鏈 | 新能源 | 愛旭、弗蘭德 ????????????????? | 134 | 260 | 10 | 25 | 150 | 300 | 16 | 40 | ||
5 | 輕工產業鏈 | 高端電動助力車 | 科技局 | 雅迪實業、樂金電子 ??????????????? | 2 | 10 | 2 | 5 | 200 | 350 | 50 | 80 | |
6 | 新材料產業鏈 | 李維東 | 新材料 | 合交辦 | 銀龍預應力 | 58 | 85 | 40 | 47 | 300 | 420 | 100 | 140 |
銅產品精加工 ?及電線電纜 | 江銅華北 | ||||||||||||
7 | 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 李彩良 | 汽車零部件 | 發改委 | 本特勒、高丘六和 | 6 | 20 | 1 | 5 | 80 | 120 | 30 | 50 |
8 |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鏈 | 賈春寧 | 電子信息和 ??人工智能 | 網信辦 ???? | 水泥院、天工院 | 0 | 20 | 0 | 3 | 40 | 80 | 10 | 20 |
大數據存儲 ??和應用 | 朝亞、江天 | ||||||||||||
9 | 綠色石化產業鏈 | 許偉 | 綠色石化 | 工信局 | 久日新材、偉星建材 | 10 | 20 | 13 | 15 | 90 | 150 | 50 | 70 |
?
?